下館子點菜在人們的生活中不算什麼稀罕事,但就是這樣的常事、小事,最能讓人感知到身邊的變化。那些曾經被權力捧上天的商品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更堅定了群眾對反腐的信心。
  日前接受採訪時,央視名嘴白岩松提到了一件事,去年11月回老家時在飯店里點了螃蟹。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,因為以前飯店里的螃蟹“太貴了,貴得離譜”,是“反腐讓價格變成老百姓能接受的了”。
  的確,在中央著力反腐的大背景之下,一些曾長期被公款推成“天價”的商品,回到了百姓的購物車中。按理說,下館子點菜在人們的生活中不算什麼稀罕事,但就是這樣的常事、小事,最能讓人感知到身邊的變化。那些曾經被權力捧上天的商品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不僅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品質,更堅定了群眾對反腐的信心。
  平心而論,像螃蟹這樣一度被刻上權力符號、被公款“慣壞”的商品,在以往的生活中並不罕見,比如“天價”的高檔煙酒,又比如公園內奢華的會所。由於權力缺乏約束,公款消費也沒能得到有效管理,一些商家也把目光瞄準了好賺的“公家錢”。於是,惡性循環就開始了,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人們看得見、賣不起的日用品,就連月餅都曾有過“黃金歲月”。
  這讓人感觸最深的自然是權力的任性,當作為公共資源的公款被少數有權者揮霍,普通人的消費自然也遭到了壓制。正因如此,當“八項規定”等接連下發,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強,不僅把無形的權力裝進了籠子,也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最近這兩年來,包括高檔白酒頻頻“跳水”、星級酒店賣起盒飯之類的變化,是顯而易見的。誠如美國貝恩公司描述個人奢侈品在華銷售情況時所說的,“由昂貴禮品帶來的旺盛消費已經結束了,現在我們看到了誰才是真正的消費者。”
  其實,不光是一些商品重新回到市場的軌道之上,吃拿卡要等權力尋租行為的減少,同樣也讓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了。反腐就是以這樣可見可感的形式釋放著紅利,人們也由此堅定了對反腐的支持和信心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變化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心理,引人去反思以往一些助長權力任性的行為方式,比如找領導不找法律,比如遇事就拿紅包開道。當這種心理上的變化與行動上的改變發生“化學反應”,那些以“積習難改”為由對反腐大潑冷水的人,恐怕也得改口了。
  像“螃蟹上餐桌”這些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的反腐紅利,也將推動反腐的深入,從而形成良性循環,由此形成上下一心的合力,不斷壓縮腐敗的空間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“螃蟹上餐桌”,反腐紅利看得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j93zjsf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